探讨《音乐之声》的争议:历史错误是否会影响这部电影的传承?

探讨《音乐之声》的争议:历史错误是否会影响这部电影的传承?

《音乐之声》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好的音乐剧之一,但也有不少争议。该片于 1965 年上映,讲述了玛丽亚(由朱莉·安德鲁斯饰演)的故事。玛丽亚是一位无忧无虑的修女,1938 年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成为冯·特拉普家七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在萨尔茨堡期间,她与严厉的乔治·冯·特拉普船长(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饰演)发展出了一段恋情。这部深受喜爱的音乐剧灵感来源于玛丽亚·冯·特拉普的真实回忆录,该回忆录于 1949 年出版,名为《冯·特拉普家庭歌手的故事》。

尽管普拉默最初对这部电影有些犹豫,但《音乐之声》仍然俘获了观众的心,尤其是在假日季。这部电影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赢得了五项奥斯卡奖,包括享有盛誉的最佳影片奖。然而,随着它年复一年地在银幕上上映,电影中的某些不准确之处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和批评。虽然电影经常对历史事件进行创造性的改编,但这部音乐剧中对纳粹德国的描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引发了对其严肃性的讨论。

一部备受争议的经典音乐剧

浪漫化纳粹占领下的奥地利

《音乐之声》中,玛丽亚(朱莉·安德鲁斯饰)和冯·特拉普上尉(克里斯托弗·普卢默饰)的温情时刻

《音乐之声》引发的争议是多方面的。虽然讲述纳粹政权残酷的电影可能会产生影响,但这部音乐剧并没有深入探讨受纳粹影响的犹太人或其他边缘群体的困境。叙事掩盖了纳粹统治的政治现实,并且没有深入探讨冯特拉普一家如果留在奥地利会面临怎样的悲惨处境。

例如,描绘一家人害怕财产被纳粹夺走的场景可以增强影片的真实性,并更清楚地展现该政权的恐怖。然而,影片却将纳粹政权简单化为“恶棍”,未能直面他们给无数生命造成的深重苦难,一些评论家认为这是不敏感的。

《音乐之声》中的关键错误

玛丽亚的角色被歪曲

与电影时间线相反,玛丽亚实际上于 1926 年抵达冯特拉普庄园,她最初的目的并不是担任孩子们的家庭教师。相反,她来这里是为了辅导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也叫玛丽亚,当时她正从猩红热中恢复过来。

玛丽亚婚姻的本质

事实上,玛丽亚嫁给格奥尔格·冯·特拉普上尉是出于对他孩子的爱,而不是对他的浪漫爱情,这为他们的关系增添了与电影中描绘的不同维度。此外,他们在戏剧性地逃离奥地利的十年前就结婚了,消除了电影中描绘的三角恋动态。

冯·特拉普家族规模更大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错误是家庭规模;冯特拉普一家有十个孩子,而不是七个,为了电影的叙述,他们的名字和性别都经过了修改。此外,在玛丽亚到来之前,这个家庭就已经很有音乐天赋了,尽管玛丽亚确实在提高他们的能力方面发挥了作用。

逃跑并不秘密

与电影的描述相反,冯特拉普一家并没有秘密逃离奥地利。他们公开乘火车离开,声称他们要去美国参加演唱会。这一事实错误引起了强烈批评,因为这部电影过分简化了纳粹接管的复杂性,把他们变成了卡通化的反派,而不是描绘许多人面临的历史现实。

尽管存在缺陷,这部电影是否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

经久不衰的经典,传递永恒的信息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和朱莉·安德鲁斯在《音乐之声》中手牵手扮演卡普坦和玛丽亚

尽管《音乐之声》存在一些缺点,但它仍然保持着经典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所传达的鼓舞人心的信息。虽然它简化了复杂的历史背景,避免了那些受纳粹政权影响最深的人的观点,但这些缺点并没有掩盖电影的基本主题。从本质上讲,故事鼓励观众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修道院院长(佩吉·伍德饰演)演唱的歌曲《攀登每一座山峰》概括了这一信息,敦促玛丽亚不顾社会期望,追求自己的愿望。这一主题通过冯·特拉普上尉反抗纳粹权威的决定而产生共鸣,最终导致他们在一场音乐会后戏剧性地离开。

尽管受到同时代人的批评,但船长的选择体现了道德的清晰性和正直性。尽管《音乐之声》存在历史错误,但它仍然以“攀登每一座山峰,直到找到梦想”这一信息激励着观众,这一信息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来源和图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