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在上映多年后, 《禁闭岛》的结局仍旧在影迷和评论家之间引发激烈争论。这部心理惊悚片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泰迪·丹尼尔斯,他是一名美国法警,被派去调查岛上一家诡异的精神病院一名囚犯神秘失踪的事件。然而,影片的结局却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泰迪并不是一名调查员,而是该机构的一名病人,整个调查过程都被他的医生操纵,以帮助他面对痛苦的现实。
一些观众认为,一旦情节反转,故事情节就变得非常清晰:这是一次心理治疗,旨在让迪卡普里奥饰演的角色安德鲁·莱迪斯康复,他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创伤。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粉丝认为泰迪确实是一名真正的执法者,他被该机构的医生欺骗,以掩盖岛上更黑暗的秘密。对这部电影的彻底分析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安德鲁·莱迪斯最终的、可怕的选择,这揭示了《禁闭岛》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
理解《禁闭岛》:关键情节见解
作为一种激进治疗方法的整个叙述



认为禁闭岛是政府的秘密机构,或者医生操纵泰迪·丹尼尔斯的感知,这种说法是一种戏剧性的误解。迪卡普里奥饰演安德鲁·莱迪斯,一名精神失常的病人,在杀死妻子后来到禁闭岛接受治疗。泰迪发起的所谓调查实际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角色扮演练习,由考利博士(本·金斯利爵士饰)和泰迪的搭档“查克”(马克·鲁弗洛饰)精心策划,而查克实际上是莱迪斯的主要心理医生希恩博士。
Cawley 医生和 Sheehan 医生在治疗中采取了富有同情心的方法,他们相信通过理解和同理心,他们能够让安德鲁康复。相反,Naehring 医生(Max von Sydow 饰)和典狱长(Ted Levine 饰)则采取了更严厉的立场,他们认为像安德鲁这样的暴力分子需要严厉的控制——从束缚到脑白质切除术。Cawley 医生的干预措施是引导安德鲁重新接受痛苦但必要的创伤的重要尝试:他的妻子 Dolores(Michelle Williams 饰)失去了孩子,而 Dolores 最终因精神疾病去世。
禁闭岛:乔治·诺伊斯之谜
乔治的信息:安德鲁的误解

在影片中,杰基·厄尔·哈利饰演的乔治·诺伊斯是特迪/安德鲁在精神病院的挣扎的化身。诺伊斯发出了阴谋论警告,但这些警告都经过了安德鲁扭曲的心理镜头的过滤。这引发了人们对乔治的真实角色的疑问——他是在治疗计划中助长安德鲁的妄想,还是在强调安德鲁过去可能产生的暴力倾向?
值得注意的是,当乔治声称自己因为泰迪而被关押在 C 病房时,故事情节变得更加复杂。如果诺伊斯真的是安德鲁行为的受害者,那么将他列为最危险的病人似乎不合逻辑。诺伊斯确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尽管安德鲁对他的叙述被一个妄想的背景故事所玷污,将他描绘成该机构内残酷实验的无辜受害者。
解读雷切尔·索兰多、《4法则》和《67号病人》
“调查”:走向接受的旅程

影片的“四人法则”凸显了安德鲁在幻想中编造的错综复杂的姓名网络。“爱德华(泰迪)丹尼尔斯”实际上是“安德鲁莱迪斯”的字母重排,而“雷切尔索兰多”则对应安德鲁已故妻子“多洛雷斯夏纳尔”。对神秘患者 67 的持续追寻体现了安德鲁的内心挣扎;当安迪寻找这位失踪的病人时,他同时也在逃避面对自己的真相。
可悲的是,安德鲁已故的女儿代表着他无法动摇的真相——他无法抛弃的记忆的一部分。雷切尔这个角色是促使安德鲁回忆起他真正的妻子的工具,这是由考利医生精心策划的。尽管这种治疗赌博很微妙,但安德鲁被压抑的现实负担却让他难以承受。
象征元素:《禁闭岛》中的火与水
水:安德鲁被压抑的现实的提醒



在影片中,火象征着安德鲁构建的幻想,而水则象征着他拼命想要逃避的残酷现实。每次遇到火——无论是点燃火柴还是目睹毁灭——都会促使他产生幻觉,反映出他内心的混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象征着他生命中的悲惨事件,让他想起妻子淹死孩子的现实。
高潮时刻,例如在海洞遭遇“索兰多医生”引诱泰迪进一步陷入幻觉的时刻,成为强调安德鲁迷失方向的焦点。暴风雨般的抵达岛屿,深刻地代表了他痛苦的过去所造成的困扰。
质疑概念:禁闭岛是政府的精神控制实验吗?
揭开幻想:政府阴谋论




“政府精神控制行动”这一概念是安德鲁·莱迪斯创造的叙事面纱,为他在禁闭岛的存在提供了一种合理化方式。这种叙事将该设施的工作人员描绘成一个大阴谋的阴谋家,让安德鲁得以逃避对他所处境遇的责任。事实上,考利博士和希恩博士的目的是通过诱使安德鲁进行彻底调查,帮助他认识到他的阴谋论的荒谬性。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将《禁闭岛》评为2010 年最佳影片之一,体现了其引人入胜的叙事风格。
最终,希恩博士在密闭的墓穴中煽动安德鲁的幻想阴谋,迫使他面对自己信仰的荒谬性。即使是在象征黑暗真相的灯塔,其空荡荡的内部也强化了安德鲁在脑海中构建的阴谋的空虚。
狡猾的伪装:安德鲁为何担任泰迪的角色
最后的启示:安德鲁回归现实

虽然《禁闭岛》的结局让许多观众感到困惑,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连贯的信息。安德鲁意识到自己确实是安德鲁·莱迪斯。尽管之前有过退化,但第二天早上,安德鲁在台阶上与希恩医生交谈时,表现出对医生意图的敏锐认识。他们的目光表明他们正在仔细观察安德鲁的反应。
沉重的负罪感让他难以克服,这迫使安德鲁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决定。他没有面对过去的现实,而是选择继续伪装成泰迪·丹尼尔斯,最终选择接受脑白质切除术——逃避痛苦的意识。他对希恩医生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哪个更糟糕——像个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个好人一样死去?”这巧妙地表明了他要像个“好人”一样死去的决心,强化了他旅程的深刻性。
禁闭岛:更深层次的解读
直面暴力:安德鲁的英雄形象



在影片的结尾,安德鲁深刻地讨论了“作为怪物活着或作为好人死去”的二元性。最终,他宁愿抹去自己作为“泰迪·丹尼尔斯”的记忆,也不愿面对安德鲁·莱迪斯行为的后果,体现了对悲伤和创伤的复杂探索。影片生动地描绘了人类心灵为了躲避痛苦的真相而付出的代价。
为了应对悲伤和悔恨,安德鲁扮演泰迪,这个角色让他可以展现英雄的一面,分散他对暴力过去的注意力。他的智慧是一把双刃剑;他围绕一个幽灵病人精心编造了一个神话,这延续了他神秘的连贯性,同时掩盖了他自己的创伤。
《禁闭岛》是对暴力和英雄主义的沉思,将安德鲁·莱迪斯描绘成一个自以为是的救世主,也是他自己灾难性失败的受害者。他不愿接受暴力的现实,这导致他逃避责任,而这正是他试图否认的冲突所导致的。
电影制作人对《禁闭岛》结局的见解
线索丰富的重温:揭开禁闭岛的结局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本·金斯利爵士和马丁·斯科塞斯都分享了他们制作《禁闭岛》的经历。他们认识到,创作一个故事的挑战在于,它需要人们最初相信考利博士和《禁闭岛》的邪恶一面。然而,到第二次观看时,观众应该会发现,围绕着泰迪的人物都参与了治疗中复杂的角色扮演,旨在恢复他的现实感。
反复观看这部电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微妙人物,因为关键时刻和互动揭示了精心策划的欺骗的微妙线索。对于希望揭开电影层层面纱的观众,以下是一些提示:
- 警卫们在“泰迪”身边明显变得紧张起来,反映出他们知道他是一名危险病人的真实身份。
- 护士和护理员在采访中的互动说明了角色扮演的荒谬性,凸显了他们不愿意将“泰迪”视为真正的执法人员。
- 卡恩斯夫人尴尬地与“泰迪”讨论希恩医生,揭示了他们幕后都意识到了他们正在玩的游戏。
- 当院子里那位神秘女子做出‘嘘’的手势时,令人心酸的一刻表明了她们与安德鲁的叙述之间的密切联系。
- 在一次员工会议上,纳林博士明显对泰迪的出现感到恼火,这表明员工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种骗局。
- C 病房的案例进一步表明该医院对危险病人的处理在道德上是模糊的,表明该机构整体信誉存在问题。
最终,《禁闭岛》揭示了它是一个有条不紊的谜团,虽然耸人听闻的理论可能很诱人,但斯科塞斯和他的团队编织的直白叙事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击。
《禁闭岛》结局与原著小说的比较
丹尼斯·勒翰:《禁闭岛》背后的小说家

虽然狮门影业将《禁闭岛》改编成电影,但其根基还是丹尼斯·勒翰的小说,该小说因其深度和心理复杂性而广受好评。与许多改编作品一样,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变需要进行修改,同时努力保持主题精髓,而斯科塞斯成功应对了这一挑战。
小说和电影的核心结局相似,揭示了泰迪作为病人接受真相的过程,并暗示他随后接受了脑白质切除术。然而,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小说中,泰迪从未真正了解自己处境的本质,而电影引入了一个模糊但关键的时刻,安德鲁似乎有意识地意识到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
这种微妙的转变改变了安德鲁选择背后的动机,将焦点转向了贯穿斯科塞斯作品的愧疚主题。电影表明安德鲁自我隔离是对无法忍受的悲伤的绝望逃避,这加剧了他做出决定所带来的情感负担。
公众反响:《禁闭岛》完结后的持久影响
通过讨论传承:关于禁闭岛结局的持久争论



有影响力的故事叙述的一个特点是它能够激发讨论。在上映十多年后,《禁闭岛》仍然是人们热烈讨论的焦点,人们对其结局的解读也各不相同。许多人认为安德鲁完成了自我意识之旅,自愿选择了脑白质切除术,而另一些理论则认为,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阴谋,将泰迪描绘成一个不知情的精神控制受害者。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提供了连贯的解读,但观众陶醉于贯穿整个叙事的多层含义。最后一句台词的模棱两可,以及安德鲁的精神退化,引发了《禁闭岛》爱好者的激烈争论。Reddit 用户Snow_sun2概括了这种狂热:
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观点,我不明白为什么。结局更有意义、更有趣,真正以这种方式结束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禁闭岛》在斯科塞斯作品中的独特之处
敢于顺从:《禁闭岛》的叙事结构



《禁闭岛》是马丁·斯科塞斯票房大卖的作品之一,是他辉煌职业生涯中一部独特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斯科塞斯以避开主流电影惯例而闻名,但这部电影采用了更紧凑的叙事方式,旨在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期待感。
斯科塞斯一直偏爱以人物为主导的叙事方式,这一点从他著名的作品《出租车司机》和《好家伙》中可见一斑。他的方法往往是探索心理层面,而不是直截了当的情节。他声称《无间行者》是第一部以清晰的叙事线为主导的电影。这种自我指涉的幽默揭示了他对《禁闭岛》的关键性转变,在《禁闭岛》中,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与悬念交织在一起,策略性地使用伏笔。
导演的一大特色是吸引观众,将观众带入心理迷宫。从电影一开始,就充满了悬念和恐惧的氛围;然而,一些评论家表示,它偏离了斯科塞斯最佳作品中无拘无束的叙事魔力。
《禁闭岛》充满了曲折和深刻,最终再次证明了斯科塞斯在创造沉浸式电影体验方面无与伦比的能力,使这部电影成为当代心理惊悚电影中经久不衰的作品。来源和图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