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告:本文包含《诺斯费拉图》(2024)剧透
《诺斯费拉图》由罗伯特·艾格斯执导,影片将主角描绘成恶魔和吸血鬼,但要辨别其真实本性则相对简单。2024 年版的《诺斯费拉图》与其前作《诺斯费拉图:恐怖交响曲》不同,不仅片长明显更长,结局也大有改观。不过,艾格斯通过各种主题和视觉叙事成功地保留了原片对主要怪物的模糊描绘。
探索诺斯费拉图的吸血鬼遗产
奥洛克伯爵:德古拉阴影下的吸血鬼

“诺斯费拉图”一词在布拉姆·斯托克的经典小说《德古拉》中被明确提及两次,将其定位为“吸血鬼”的同义词。这种联系使得人们认为,在艾格斯的解读中,奥洛克伯爵更多地体现了传统的吸血鬼特征,而不是恶魔的特征。美学选择——例如奥洛克标志性的胡子和科尔帕克帽——反映了艾格斯从各种民间传说传统中汲取的灵感,丰富了奥洛克伯爵作为吸血鬼的视觉表现。
虽然《诺斯费拉图》 (2024 年)中奥洛克伯爵展现的一些力量暗示了恶魔的属性,但它们与斯托克的《德古拉》中确立的形象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例如,他与年轻时的艾伦之间有趣的互动让人想起了附身故事中的经典主题,类似于《驱魔人》,因为奥洛克会捕食一个脆弱的人,扰乱他们的精神稳定。然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德古拉》同样采用了心理操纵来诱捕米娜·哈克,这表明传统的吸血鬼特征在这些改编中是复杂而多面的。
奥洛克伯爵的恶魔面相
超自然力量:恶魔与吸血鬼之间的界限

奥洛克伯爵的能力,例如让整座城市都染上疾病,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吸血鬼的多种描述方式。民间对吸血鬼的解释差异很大,这导致人们对他们的超自然壮举的结论不那么严格。例如,在《诺斯费拉图》中,诺克先生变成具有非凡力量的杀手的过程从未得到充分解释,这引发了人们对奥洛克影响力的质疑。
艾格斯的《诺斯费拉图》中的恶魔对比
奥洛克对艾伦的附身:恶魔的遭遇

虽然奥洛克伯爵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民间传说中的吸血鬼特征,但艾格斯的描绘确实强调了恶魔的一面。这一点通过各种角色明确地称他为“恶魔”来凸显。艾伦的痛苦经历和她所经历的混乱与恶魔附身的主题相呼应,模糊了传统吸血鬼传说与恶魔恐怖之间的界限。此外,这部电影重新构想了斯托克小说中的元素,用安娜·哈丁取代了露西·韦斯顿拉——她的悲惨命运让人想起了恶魔的遭遇,而不是典型的吸血鬼故事。
奥洛克伯爵更可怕的恶魔相似之处
强大的德古拉替身

艾格斯对《诺斯费拉图》的演绎模糊了恶魔和吸血鬼特征之间的界限,促使观众重新考虑对两者的理解。某些民间信仰认为吸血鬼具有引发瘟疫和对人产生不可抗拒影响的能力,但艾格斯所做的不仅仅是通过艾伦的附身来暗示恶魔元素。它与斯托克的原著叙事相一致,德古拉本人控制着活人并以令人深感不安的方式挑战他们。
最终,尽管艾格斯的风格与斯托克熟悉的高潮有所不同,但他对奥洛克伯爵的刻画仍然忠实于早期吸血鬼形象的恐怖本质。通过在与艾伦的互动中运用强有力的形象和心理战,艾格斯将奥洛克伯爵塑造成一个同时体现恶魔和传统吸血鬼的形象,挑战了观众对恐怖的认知。
来源:UVAToday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