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毒师》创作者探讨反派叙事的重要见解

《绝命毒师》创作者探讨反派叙事的重要见解

概述

  • 媒体对恶棍的美化使负面行为得以延续。
  • 《绝命毒师》的创作者文斯·吉利根提倡以正直的人物为故事主角。
  • 许多警世故事被误解为鼓舞人心的故事,而不是警告。

如今的电视剧中,道德模糊的人物越来越多,这让《绝命毒师》的创作者文斯·吉利根表达了他的担忧:以反派为中心的故事是否被误解为励志故事?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聚焦于复杂的反英雄人物,令人不安的趋势是,观众开始崇拜这些邪恶的人物,而不是将他们视为警世榜样。吉利根在接受编剧工会奖的嘉奖时表达了这一警告,与此同时,线上线下不良行为的出现令人不安。他强调,故事叙述让反派“过于光鲜”,让人们对那些本应起到警世偶像作用的人物产生了崇拜之情。

吉利根的宣言——“我们应该写出更多好角色”——是呼吁创作者重新思考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号召。他提到了达斯·维达和汉尼拔·莱克特等永恒的反派,尽管他们行为险恶,但已经演变成文化象征,经常引起观众的欢呼。这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些角色的塑造是否正在营造一种环境,让攻击性和恶意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常态,凸显了他所关注的当代媒体消费的重大意义。

《绝命毒师》并非指南

《绝命毒师》中的沃尔特·怀特

反派角色最受推崇的例子之一来自吉利根自己的系列剧《绝命毒师》。该剧讲述了沃尔特·怀特的一生,他是一名绝望的高中化学老师,在被诊断出癌症后,他开始生产冰毒,以保证家人的经济稳定。随着该剧五季的展开,沃尔特从一名认真的老师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毒枭,不惜动用阴谋诡计和谋杀。尽管他出身低微,但许多粉丝仍称赞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失败者和赋权的象征。

这种对沃尔特的崇拜并非吉利根的本意。他最初将沃尔特·怀特的故事情节设计为对不受约束的野心和道德沦丧的严厉警告。然而,许多观众选择将沃尔特的聪明才智和狡猾解读为使他成为被误解的英雄的品质,而不是他最终成为的有害影响。媒体的这种趋势表明了一个更广泛的担忧:当角色被描绘成迷人而能干时,观众可能会方便地忽略他们的道德缺陷,通过理想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他们。

《绝命毒师》可能被误认为是成功指南,这种想法令人不安。这种误解并不局限于吉利根的作品;《疤面煞星》中的托尼·蒙大拿和《美国精神病人》中的帕特里克·贝特曼等人物也被误解为文化偶像,而不是警示人物。这种情况表明,如果没有明确的道德指导,以反派为中心的故事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可能有害的解读。

文斯·吉利根的文化转变

风骚律师演员表

鉴于美化反英雄的负面影响,吉利根最近宣布了下一部作品的转变。他打算专注于代表积极价值观的中心人物,从而挑战当代故事中普遍存在的道德模糊人物。吉利根承认反英雄的重要性,但他认为有必要平衡这些故事与那些鼓舞人心、激发观众善意的故事。

他的决定凸显了他对故事叙述对社会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的敏锐认识。当观众遇到鼓励无情行为的故事时,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人们对成功和权力的看法。如果最迷人的角色体现了欺骗和自私,那么现实世界的态度可能开始反映这种意识形态也是有道理的。

将邪恶视为英雄主义

《风骚律师》中的 Gus Fring

最近出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即敌对行为不仅得到容忍,而且受到赞扬——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日常交往中。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动态还是政治言论,“坏”或不悔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重塑了“力量等同于残忍,善良被视为软弱”的观念。

互联网是滋生这种敌对态度的沃土。宣扬有害观点的网红和以争议为生的公众人物积累了大量追随者,他们经常以虚构的反英雄人物为灵感来源。这种现象引发了有关媒体消费对现实世界行为影响的重大道德困境。

当反派角色受到崇拜时,我们的成功和道德文化标准就会被扭曲。如果社会的根本信息是权力和成就来自冷酷无情,那么侵略性和剥削性行为的泛滥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倾向不仅限于娱乐,还渗透到工作场所、政治舞台和日常互动中,有时残酷的手段会受到美化。

尽管《绝命毒师》从未打算充当指导手册,但部分观众对它的解读方式凸显了故事很容易被曲解。当观众开始崇拜反派而不是从他们的恶行中吸取教训时,它凸显了预期信息与观众感知之间的脱节。如果更多的创作者听从吉利根的建议,我们可能会看到一场文化复兴,产生鼓舞人心而不是腐化人心的故事。

来源和图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