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话,2025 年对电子游戏来说并不算轰动。除了值得一提的《Clair Obscur: Expedition 33》和几款令人印象深刻的独立游戏外,游戏市场整体表现令人失望。
这种缺乏热情的现象,是一系列延期、取消和失误造成的,导致今年一些最受期待的游戏黯然失色。结果,许多玩家感到沮丧,但未动用的游戏预算却略有增加。
有些游戏被大肆宣传,但实际表现却惨不忍睹;而有些游戏的执行力也极其糟糕,以至于第一天就未能引起玩家的共鸣。下面,我们将探讨这八款游戏,它们不仅让玩家失望,也浪费了玩家最初的热情。
8心眼
自杀的“GTA杀手”

尽管MindsEye在发布前并未大肆宣传,但在夏季游戏节期间,它却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关注,引发了人们对其作为高预算、开放世界赛博朋克体验的潜力的好奇。可惜的是,现实却并非如此;游戏发布后,玩家们遭遇了无数破坏游戏体验的漏洞、糟糕的设计决策以及严重缺陷的AI。
当工作室创始人、前 Rockstar 开发者 Leslie Benzies 公开将游戏缺陷归咎于“神秘破坏者”时,情况进一步恶化,尽管这一说法缺乏任何佐证。最终,这款被誉为“GTA 杀手”的游戏悲剧性地沦为一款无法畅玩的游戏,全球玩家数量骤降至令人沮丧的七人。
7重赛
难道就应该这样吗?

Sloclap 以其创新游戏《Sifu》而闻名,此次雄心勃勃地着手打造一款全新的足球游戏《Rematch》。然而,游戏的执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体验充斥着令人沮丧的缺陷。这款游戏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反而未能达到预期,尤其对于那些厌倦了重复的 EA/FIFA 模式、渴望新奇体验的玩家来说。
由于操作不直观且缺乏凝聚力的团队合作激励,玩家们遭遇了混乱的比赛。过于强大的招式变得无处不在,削弱了游戏的多样性。虽然《Rematch》拥有潜力,但为了与《火箭联盟》、《EAFC》甚至《eFootball》等巨头竞争,它需要进行重大调整。
6分裂之门 2
糟糕的营销,平淡的体验

在原版《Splitgate》发布后,人们对1047 Games的续作寄予厚望。然而,在2025年夏季游戏节上的发布却惨败。联合创始人Ian Proulx在瞄准FPS游戏类型时表现出令人沮丧的傲慢,并为平庸的营销策略辩护。
雪上加霜的是,游戏的首发预告片呈现了平庸的视觉体验,充斥着陈词滥调,与《马拉松》和《FBC:防火长城》等平庸之作毫无二致。更糟糕的是,玩家们还收到了高达80美元的“微交易”游戏外观,进一步激怒了社区玩家。
普鲁克斯曾一度面临强烈反对,他暗示一位前《使命召唤》开发者应为游戏的失败负责。玩家留存率的低迷显而易见,游戏发布后仅一个月内,玩家数量就骤降了80%以上。
5圣坛
他们为什么不直接道歉?

11 Bit Studios 以其独特的作品而闻名,并着眼于《The Alters》的创新。虽然这款融合了定居点管理、生存机制和克隆元素的游戏概念雄心勃勃,但最终交付却举步维艰,尤其是与《The Thaumaturge》和《The Invincible》等作品相比。
一些技术问题,主要来自虚幻引擎,尤其是在PC平台上,影响了游戏的可玩性。然而,由于游戏中AI生成的背景文本引发争议,工作室的士气也遭遇重创。他们冗长的解释未能得到玩家的认可,导致Steam上的玩家群体仅剩约1000人,表现平平。
4.因佐伊
欢迎来到 Bug-Topia

在 Paradox Interactive 备受期待的《Life By You》被取消后,微软将重心转移到了InZOI身上。遗憾的是,过度依赖虚幻引擎 5,加上缺乏深度,导致这款游戏表现平平。
虽然它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和复杂的建筑机制,但游戏玩法与传统的生活模拟游戏并没有太大区别。此外,角色和服装定制功能也受到AI生成的纹理干扰。然而,最令人担忧的是游戏本身的不稳定性,充斥着各种漏洞和故障。
认识到InZOI仍处于早期访问阶段给我们带来了一线希望,但要实现该游戏所宣传的雄心勃勃的愿景,还需要进行实质性的改进。
3杀戮空间3
唯实质,无风格

作为《杀戮空间》系列的忠实粉丝,看到《杀戮空间3》的后续发展,我感到很沮丧。游戏大幅转向科幻题材,并对备受喜爱的职业和升级系统进行了彻底的修改,这让许多粉丝感到失望。
游戏内货币和微交易元素的引入并不是什么好兆头,导致beta测试玩家普遍反馈不佳,他们认为这款游戏缺乏前作的独特性。虽然最终发行版展现了扎实的游戏玩法,但缺乏引人入胜的氛围,让许多人觉得《杀戮空间3》明显逊色于前作。
2公开承认
令人作呕的色彩和失望

自2020年《Avowed》发布以来,人们对它的期待一路飙升,并称其将成为《上古卷轴》系列在“永恒之柱”宇宙中的竞争对手。然而,随着更多细节的曝光,它的吸引力逐渐消退。
尽管游戏设定不错,但低劣的剧情、夸张的角色设计和过于花哨的配色方案削弱了创造力,最终导致游戏体验平淡无奇。笨拙的战斗机制和平庸的游戏环境让游戏普遍乏味,导致玩家参与度从发行时的近2万人骤降到每日仅有300人。
1刺客信条:暗影
育碧承诺切腹

育碧的《刺客信条:暗影》遭遇了强烈的反对,尤其因其对日本文化背景的刻意忽视。弥助作为主角的选角引发了争议,加上在展现日本文化和历史方面的失误,进一步加剧了玩家的不满情绪。
问题源于对中国美学的滥用,最终因公众的愤怒而被修改。首发版中,一尊受损鸟居的雕像——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凄美象征——也引发了众怒。游戏在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周年纪念日发布,加剧了争议,并招致日本首相的谴责,称该游戏“绝对不可接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