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款被其开发者讨厌的超棒电子游戏

8款被其开发者讨厌的超棒电子游戏

在电影领域,很少有影片能像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79年上映的《现代启示录》那样,既令人敬畏又引发争议。这部被誉为影史最伟大影片之一的作品,其制作过程却饱受创伤和动荡的困扰,影响了所有参与者。同样,电子游戏领域也面临着诸多创作上的波折,那些最耀眼的作品往往背后都隐藏着创作者之间的艰辛与不和。无论是复杂的开发周期、创作理念的分歧,还是最终成果与最初设想的偏差,许多备受赞誉的游戏都让开发者感到疏离,甚至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后悔。值得庆幸的是,尽管有些创作者选择离开,但忠实的粉丝们仍然会坚持不懈地传承这些游戏及其所代表的艺术。

8.诅咒之影

企业干预导致的死亡

被诅咒者的阴影

著名导演须田刚一(笔名Suda51)在《暗影诅咒》中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这款游戏原本旨在融合须田的创意天赋、三上真司的制作能力以及EA的营销资源。然而,最终成品却因公司干预、令人失望的销量以及开发者的沮丧而黯然失色。游戏发售后,三上真司对EA在支持游戏最初构想方面做出的虚假承诺表示不满,导致游戏进行了大幅修改,最终成品几乎面目全非。尽管制作过程坎坷,《暗影诅咒》的游戏机制依然趣味十足,只是在商业上未能取得成功——这一结果也充分体现了须田对自己设定的高标准。

7. Flappy Bird

快速项目变成噩梦

扑翼鸟

在任天堂对《Palworld》等游戏提起法律诉讼之前,业界曾热议《Flappy Bird》是否抄袭了知名的《超级马里奥》系列。这款由阮河东(Nguyễn Hà Đông)独立开发的简单手机游戏迅速走红,在被应用商店意外下架前,创造了可观的收入。阮河东在推特上发表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声明,表达了他深深的愧疚,并表示“我再也无法承受这一切了”。他最初的意图是让这款游戏成为一种舒缓身心的消遣,然而,它却演变成了一种令人上瘾的瘾。为了承担责任,他选择将游戏下架。此后,无数模仿之作涌入市场,但阮河东的退出导致他失去了商标权,这些权利被转让给了Gametech Holdings公司。该公司试图在2024年以“Flappy Bird基金会”的名义重启这款游戏,但由于缺乏原作者的参与,最终以令人失望的失败告终。

6.寓言2

喷子们最讨厌的是什么

寓言2

彼得·莫利纽克斯在游戏界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对《神鬼寓言2》的复杂感受也体现了这一点。这款游戏被誉为《神鬼寓言》系列的巅峰之作,却也让莫利纽克斯颇为不满。他在2010年的一次会议上指出,这款游戏存在“一些非常糟糕的问题”,尤其是在开发后期。他将这些问题归咎于团队仓促的开发进度,据说这使得该游戏成为提交给微软的版本中漏洞最多的一次。尽管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包括游戏中家庭成员意外消失以及加载时间过长——《神鬼寓言2》凭借其引人入胜的剧情和丰富的自定义选项,展现了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即便莫利纽克斯有所保留。

5.生化危机4

去玩宾果游戏

生化危机4

三上真司在90年代初凭借《生化危机》系列彻底革新了恐怖游戏类型,然而,这份成功却在之后的几年里阻碍了他的创作发展。三上将他认为自己创作的黄金时期都投入到了这个系列中,直到《生化危机4》发售后才离开。尽管这款游戏广受好评,但离开创作总监一职对三上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他的角色从创作者变成了制作人。虽然有人可能会说,如果他早些离开,或许会探索其他的创作方向,但恐怖游戏爱好者们可能会认为,他对现代恐怖游戏的贡献足以弥补他离开的遗憾。

4.战地3

这就是你要付出的代价

战地3

对于《战地3》的编剧们来说,围绕这款游戏的评价可谓喜忧参半,尤其是大卫·戈德法布,他曾公开批评过战役模式的开发过程。尽管这款游戏在许多玩家心中成为了系列中的亮点,但戈德法布却感受到了来自内部的压力,这导致他对游戏评价的看法与玩家的喜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初,评论家们对战役模式并不看好,但它逐渐被玩家群体所接受,并最终发展成为一款经典之作。诸如高空跳伞和坦克突袭伊朗等精彩瞬间,展现了现代《战地》系列游戏标志性的写实而又不失电影感的体验。

3.特殊行动:一线生机

迪拜噩梦

特殊行动:一线生机

叙事设计师沃尔特·威廉姆斯将《特殊行动:一线生机》的开发过程形容为“残酷而痛苦”,考虑到其引人入胜的剧情,这或许恰如其分。威廉姆斯曾说过一句名言:他宁愿吃碎玻璃也不愿再制作一款如此规模的游戏。与此同时,首席设计师科里·戴维斯批评2K公司强行加入多人模式,使其偏离了游戏的核心理念。游戏以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之心》为主题,强化了玩家的情感体验,迫使他们直面黑暗的现实。尽管困难重重,《特殊行动:一线生机》依然是游戏界创意冒险的典范。然而,由于版权问题,合法获取这款游戏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潜行者:晴空》

在其前作的阴影下

《潜行者:晴空》

GSC Game World凭借《潜行者:切尔诺贝利的阴影》巩固了其在放射性恐怖游戏领域的大师地位。然而,在《潜行者:晴空》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初代作品的成功,核心团队成员纷纷离职。留下的成员认为,包括《晴空》《潜行者:普里皮亚季的召唤》在内的后续作品,只不过是对其早期作品的重复。尽管《普里皮亚季的召唤》常被视为创新之作,但许多人认为《晴空》未能脱颖而出,只是在表面基础上进行了些许调整。尽管如此,这种似曾相识感并未削弱其在玩家心中的地位。

1.《合金装备V:幻痛》

我们为何在此?

合金装备5

小岛秀夫与科乐美之间的决裂可以说是游戏史上最受瞩目也最令人沮丧的事件之一,《合金装备5:幻痛》更是这场争议的焦点。小岛声称游戏是在未完成状态下发售的,这引发了各方紧张关系,甚至导致他与配音演员大卫·海特决裂。据估计,该游戏的制作成本高达约8000万美元。尽管经历了动荡的制作过程,《幻痛》仍被公认为该系列的巅峰之作。它深刻探讨了冲突的空虚本质,展现了在冷漠的世界中成为一名雇佣兵的徒劳无功。其游戏玩法和叙事深度至今仍能引起玩家的共鸣,也印证了其开发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

图片来源及图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