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公司进军专业计算领域的第一步始于 Mac Pro,这款产品极大地影响了该公司在工作站市场的发展方向。由于散热问题和性能限制,臭名昭著的“垃圾桶”设计最终被淘汰,苹果公司不得不回归传统的塔式设计。这一转变使得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集成成为可能,为目前的产品线铺平了道路,目前该系列产品线搭载的是苹果自主研发的 M2 Ultra 芯片。那么,是什么促使苹果公司进军工作站领域呢?答案在于其首款 Mac Pro。在近 19 年的历程中,它展示了当时一些最先进的内部配置,尽管它在可升级性方面有所妥协。
Mac Pro 的起源:从 PowerPC 到 Intel 的转变
从 PowerPC 过渡到英特尔处理器的决定对苹果至关重要。英特尔 CPU 产品线提供了更高的“每瓦性能”效率,迫使苹果接受这一转变——这在竞争对手中并不常见。这一重大转变是在 2006 年 8 月 7 日苹果的 WWDC 主题演讲中宣布的,当时 Mac Pro 首次亮相,其设计让人联想到 Power Mac M5,但内部架构有所改进。Mac Pro 性能的核心在于搭载了英特尔至强 5100 系列“Woodcrest”处理器。
Mac Pro 搭载 2.60GHz 双核处理器,支持强大的 64 位架构。用户可以将 Mac Pro 配置为最高 4 核 8 线程——这在当时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使专业人士能够高效地管理资源密集型应用程序。此外,Mac Pro 还拥有 16GB DDR2 ECC 内存,分布在八个插槽中,每个插槽的运行频率为 667MHz。Mac Pro 强大的扩展功能允许用户添加最多四个 3.5 英寸 SATA 硬盘托架,以及一个用于 Apple SuperDrive 光驱的 5.25 英寸托架。
此外,任何高性能工作站都离不开强大的 GPU。最初的 Intel Mac Pro 搭载的是 NVIDIA GeForce 7300 显卡,配备 256MB 显存,这让许多爱好者感到意外。幸运的是,将显卡换成性能更强的替代品非常简单。Mac Pro 提供了丰富的 I/O 选项,进一步扩展了专业任务所需的各种外设。其标志性的“奶酪刨丝器”设计,以正面的穿孔为特征,使其与噪音更大的 Power Mac G5 等前代产品区别开来,这种美学设计在 Apple 的后续机型中也得到了延续。
与 Apple Silicon 的高效相比,如今传统的塔式机箱似乎显得有些多余。这些部件的生产流程错综复杂,需要精细的铣削和大量的原材料。目前,强大的 M3 Ultra 芯片仍然是 Mac Studio 系列的独家产品。Mac Pro 的未来更新尚不确定;然而,无论它在 Apple 产品中的地位如何演变,Mac Pro 在其用户心中始终拥有特殊的意义。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