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来,苹果一直依赖三星和LG等值得信赖的供应商来履行其iPhone显示屏订单,尤其是OLED面板。相比之下,中国显示屏制造商京东方经常遭遇制造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挑战,这阻碍了其在苹果供应链中稳固地位。然而,鉴于美国即将对iPhone 17加征关税——这可能会使非本土生产的产品成本额外增加25%——苹果决定引入第三家制造商似乎在战略上是合理的。然而,目前的数据显示,京东方的OLED出货量还不到三星和LG预计总出货量的一半,预计这两家公司本财年的出货量约为1.13亿片。
京东方面临提升 iPhone 17 质量和产量的压力
尽管京东方每年可生产高达1亿片iPhone OLED面板,但最近的调查显示,其26条专用生产线中只有11条仍在运营。据DealSite称,每条活跃生产线每月可生产约35万片,这意味着京东方今年将向苹果供应约4500万片LTPO OLED面板。
京东方生产线运营受限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苹果严格的质量标准有关。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京东方可能会优先考虑小批量生产,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缺陷,最终有助于减少年度损失。相比之下,三星预计将交付约 7000 万块面板,而 LG 预计将交付 4300 万块,两者合计预计本季度面板出货量将达到 1.13 亿块。
一位匿名业内人士指出,京东方获得苹果公司批准生产iPhone 17面板,尽管数量较少,但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成就。这一进展可能会引起三星和LG的担忧,正如爆料人@Jukanlosreve所强调的那样,他暗示韩国制造商可能怀疑苹果公司可能会将专有的OLED技术转让给其中国合作伙伴。
京东方获得苹果的质量认证,即使数量不多,也表明其技术较以往有所进步。未来,韩国与中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只会越来越小。此外,还有人怀疑苹果正在秘密向京东方转让OLED技术,这让韩国企业感到不安。最近的一系列专利诉讼也与此不无关系。
尽管存在这些复杂性,苹果仍有充分的理由继续与京东方合作。在中国市场,华为等本土品牌的竞争异常激烈,拥有一家能够本地生产的显示器制造商可以显著降低iPhone 17的零部件成本。这种本地化模式或许能让苹果在中国——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销售每台设备时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因此,所有参与生产过程的公司都可能从中受益。
来源: DealSit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