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已相当成熟,近期发布的华为创新型三折手机 Mate XT 以及三星的预期贡献等新机,都已显现出一定趋势。在这一不断变化的格局下,苹果似乎已准备好最终推出可折叠 iPhone。然而,这家科技巨头必须应对全球消费者对这种独特而脆弱的设备形式普遍持矛盾态度的现状。
人们对可折叠 iPhone 的期待日益高涨
9月初,《日经亚洲》报道称,苹果公司正与供应商商讨为其即将推出的可折叠iPhone机型建立一条测试生产线。据推测,苹果公司可能于2026年在印度开始量产,并设定了约9500万台的产量目标。
如前所述,苹果的目标是到 2026 年 iPhone 出货量增长 10%。该公司希望新款可折叠手机带来的需求能够支撑这一增长。具体来说,苹果在 2024 年的 iPhone 出货量约为 2.32 亿部,而 IDC 的预测显示,2025 年 iPhone 出货量预计将增长 4%,达到 2.41 亿部。因此,如果在此基础上实现 10% 的增长,则意味着总出货量约为 2.65 亿部,其中可折叠 iPhone 预计将为这一增长贡献不大但相当可观的份额。
在设计方面,预期的可折叠 iPhone 可能类似于两台连接在一起的 iPhone Air,形成一个水平折叠的单元,在闭合时保留传统 iPhone 的熟悉手感。一些消息来源暗示可能会集成屏下摄像头,不过这款新设备的起售价预计在 2, 000 美元左右。
折叠屏智能手机需求面临的挑战
Canalys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强调了华为在可折叠手机领域的成功,该公司在 2025 年上半年占据了全球约 48% 的市场份额。尽管占据主导地位,但可折叠设备的总出货量每年仍低于 2000 万台。

此外,Omdia 在巴西、中国大陆、法国、印度和美国等主要市场对 5, 000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 23% 的受访者已经购买或正在考虑购买可折叠智能手机。令人担忧的是,38% 的受访者明显不喜欢可折叠的外形。这些数据给苹果公司在准备推出自家可折叠设备时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尽管如此,苹果以精心设计后才推出产品而闻名。一款成功上市的可折叠iPhone或许能提升公众对可折叠技术的认知和兴趣,即使是那些目前持怀疑态度的人。

鉴于这些趋势,Canalys 预测到 2026 年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大幅增长 54%。这一预测是否能够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苹果在其可折叠 iPhone 的设计、营销和定位方面的战略决策。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