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尔目前正面临严峻的形势,这不仅威胁到其业务运营,也威胁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美国政府近期针对其高层领导的立场,进一步加剧了公司面临的困境,也给“蓝队”带来了更多挑战。
理解特朗普总统反对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
总统要求一家知名美国公司进行领导层变动,这不仅对公司本身,也对投资者信心构成威胁,令人担忧。这种反对的根本原因相对简单。就在昨天,以在科技领域持有争议性观点而闻名的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表达了对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的担忧,声称他与中国实体的联系可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科顿参议员已在致英特尔董事会的一封信中正式表达了这些担忧。
随后,特朗普总统对陈炳耀表示不满,称他因过去在中国的投资而“内心充满矛盾”。值得注意的是,科顿参议员对共和党在科技领域的叙事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曾将TikTok的首席执行官称为“中国人”,尽管后者拥有新加坡国籍。由此可见,特朗普对陈炳耀的批评有着更广阔的背景。

有趣的是,特朗普也曾称赞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安迪·格罗夫,暗示格罗夫或许是该公司最后一位真正令人钦佩的领导者。格罗夫是美国制造业的积极支持者,最著名的是他发表的专栏文章《美国如何创造就业机会》,倡导创造国内就业机会。这表明,赢得特朗普青睐的标准之一或许是对“美国制造”理念的承诺。
英特尔的芯片野心:对“美国事业”的承诺动摇
“损害了美国事业”这个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英特尔目前的困境。英特尔传统上被视为美国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和美国梦的象征,但它一直难以满足市场的预期。目前,在本土芯片制造领域,该公司远远落后于台积电等竞争对手。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在18A和英特尔3等节点上的努力尚未获得显著的市场吸引力,而台积电几年前在美国市场的快速崛起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英特尔是《芯片法案》的最大受益者,却未能达到政府设定的高期望。造成这一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但关键在于与节点开发相关的财务管理不善。在前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的“5N4Y”战略下,英特尔在先进节点研发方面投入巨资,但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重大挫折。
由于经济不确定性,亚利桑那州和俄勒冈州等地的工厂运营面临放缓,且目前看不到明确的复苏迹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3年才开始在美国运营的台积电目前发展势头强劲,并在芯片制造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竞争劣势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英特尔持续陷入困境。
未来如何?收购台积电对英特尔来说是战略举措吗?
为了深入探讨英特尔与台积电合并的可能性,我之前曾撰写过一篇深入分析文章,但必须澄清的是,此类收购缺乏合理的可行性。尽管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因为台积电对美国芯片生产的快速贡献而支持该交易,但将两家截然不同的公司理念和运营框架合并是不现实的。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台积电可能管理英特尔的芯片业务,从而有效地将英特尔转变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然而,这种情况意味着台积电将帮助其竞争对手,除非美国政策将此类合并作为与台湾交易的先决条件,否则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英特尔的消费业务,尤其是其处理器产品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主要归因于18A节点的低良率。英特尔利用代工服务生产自有产品的努力,在经历了多代产品之后,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使得该公司在试图安抚股东对其代工业务的信心时,陷入了持续的困境。Panther Lake和Nova Lake都采用18A节点的决定,凸显了英特尔迫切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卓越的产品。
英特尔产品前首席执行官承认,公司正在考虑未来全面转向台积电以满足其制造需求,这可能是“蓝色团队”在消费级CPU市场重获立足点的唯一途径。尽管英特尔拥有制造顶级CPU的技术,但在维护股东价值方面面临的内部挑战迫使公司做出了次优决策——前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也承认了这一现实。
作为PCMR社区的投资者,我与社区中许多人一样,希望英特尔重夺市场领先地位。然而,重大挑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近期形势发展以及特朗普总统等知名人士对英特尔领导层提出批评的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