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不提供投资建议。作者不持有本文提及的任何股票的股份。
华为在AI芯片市场的挑战
华为希望通过其 Ascend 910C GPU 减少中国市场对 NVIDIA 的依赖,但实现这一目标仍面临重大障碍。NVIDIA 生态系统的强大优势及其 CUDA 软件平台的支撑,加上华为自身的种种不足,共同导致了这种惰性。
The Information 最近的报道显示,TikTok 的母公司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中国主要科技公司尚未向华为的 AI 芯片下达大量订单。
阻碍华为 910C GPU 普及的因素
多种关键因素叠加,导致华为 910C GPU 的采用遭遇了相当大的阻力。由于科技界整体热情低迷,华为的重点已转向主要服务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机构。
1.对 NVIDIA 生态系统的投资
许多中国科技巨头已在 NVIDIA CUDA 框架上投入巨资。从这个成熟的生态系统转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据报道,各大公司希望华为调整其产品以与其现有平台保持一致,而不是反过来。
2.竞争格局
此外,中国最大的几家科技公司恰好是华为的竞争对手,它们不愿全力投入华为的产品。这种担忧源于竞争利益,而非合作创新的愿望。
3.可靠性问题
可靠性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报道,华为的Ascend 910C芯片存在过热问题。此类担忧影响了其在科技行业的声誉,并导致其在采用方面犹豫不决。
4.现有的 NVIDIA 库存
此外,许多领先的科技公司多年来储备了大量NVIDIA GPU。这些现有库存降低了这些公司转向华为产品的动力,尤其是考虑到这种转变带来的财务影响。
5.监管挑战
美国的出口限制使情况进一步复杂化。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发布指南,将华为芯片认定为“有毒”芯片。任何未经事先授权使用这些芯片的实体都有可能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这种情况对开展国际业务的中国企业影响尤为严重。
技术比较与发展
我们在之前的分析中指出,华为 Ascend 910C 融合了两块早期的 910B 芯片,在 FP16 下可提供约 800 TFLOP/s 的算力,内存带宽则达到 3.2 TB/s,性能上与 NVIDIA 的 H100 GPU 相当。
为了进一步与NVIDIA的超级计算产品竞争,华为推出了CloudMatrix 384,集成多达384个Ascend芯片。虽然该产品的性能与NVIDIA相当,但目前缺乏对FP8等内存高效计算格式的强大支持,尽管华为已经创建了一个旨在实现人工兼容的工具,但效果仍然不太理想。
NVIDIA的市场地位
尽管面临竞争对手的挑战,NVIDIA 依然蓬勃发展。根据瑞银 (UBS) 最近的一份报告,该公司确认已掌握“数十千兆瓦”AI 基础设施项目的潜力。瑞银进行了一项理论评估,估计 NVIDIA 每年可从其 AI 数据中心领域获得 4000 亿至 5000 亿美元的收益,假设其基础设施项目规模为 20 千兆瓦,且实现时间为 2 至 3 年。
当前的市场格局体现了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凸显了华为在高度饱和的市场中建立其产品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发表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