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前总统特朗普更新后的贸易政策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预计设备采购费用会增加,因此不太可能激励半导体公司在美国建立业务。
特朗普新关税给芯片制造商带来的挑战
美国芯片制造业的前景面临严峻挑战,尤其对台积电等外国企业而言。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包括本土市场欠发达、运营成本高企以及政策缺乏一致性。尽管特朗普旨在通过关税振兴美国制造业,但近期的关税调整实际上可能会阻碍外国投资。根据SemiAnalysis的一份报告,美国半导体节点的制造成本可能比台湾高出 32%,从而使美国生产的芯片处于溢价位置。
特朗普关税政策直接导致制造设施建设成本大幅增加,这推高了关键芯片制造设备的价格。例如,购买最先进的EUV光刻机的成本上涨了15%,这表明现有政策不利于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如果这些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那么即使在最新关税生效的情况下,最终晶圆价格上涨32%,也能显著提高台湾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相反,像英特尔代工这样的美国本土企业或许能从中看到一线希望。关税措施或许能让它们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出售美国芯片,从而吸引苹果和英伟达等原本可能转向台积电的公司。然而,英特尔自身芯片发展目前的轨迹引发了担忧;如果没有显著进展,需要在美国制造的公司可能仍然需要依赖昂贵的进口产品,这反映出,在关税措施实施后,美国芯片行业的前景不容乐观。
特朗普暗示,台积电进军美国领土的举动是受到征收100%关税的威胁。尽管台积电对美国的承诺看似乐观,但现行的贸易政策却使美国政府的战略意图变得模糊不清。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给供应链带来压力,其影响可能会蔓延至普通消费者,他们将承担这些成本上涨的负担。
发表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