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拒绝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而营销人员则拥抱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

消费者拒绝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而营销人员则拥抱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

最近的研究表明,尽管消费者明显感到疲软,但营销人员仍在大力投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该研究来自 Billion Dollar Boy 的一份综合报告,并由EMarketer进行总结。

《十亿美元男孩》关于人工智能内容的报告亮点

营销人员加大人工智能投资

  1. 去年,79% 的营销人员增加了对人工智能的投资。
  2. 展望未来,77% 的人计划将更多预算分配给人工智能驱动的广告,而不是传统的内容创作者策略。
  3. 近 75% 的受访者预计,到 2026 年,人工智能将成为广告支出的增长引擎,而不仅仅是一种削减成本的方法。
  4. 尽管存在增长潜力,但 81% 的营销人员认为基于人工智能的策略可以改善成本控制。
  5. 大多数人(73%)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比人类单独制作的内容更出色。

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抵制

人工智能的危险 文本覆盖未来数字眼背景。
  1. 最初,60% 的消费者对 2023 年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表示出热情。
  2. 目前,这一数字已暴跌至仅 26%,因为许多消费者对所谓的“AI 垃圾”——缺乏创意、重复且通常没有标签的内容——反应负面。

转变视角:改进的潜力

尽管人们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兴趣有所下降,但38%的消费者仍然认为这些策略可以提升内容质量。此外,41%的消费者赞赏人工智能为广告领域带来的多样性和代表性的提升。

年轻受众,尤其是 25 至 34 岁的受众,对人工智能营销的接受度更高,其中 40% 的人更喜欢这种形式的内容。

YouTube 凭借其“AI 编辑”功能引领了这一潮流,帮助创作者提升生产力。然而,它也带来了一个弊端——一种被称为“粗制滥造”的现象,即用户会遇到大量低效、同质化的内容,从而削弱了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最近的分析强调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例子,例如观众在观看制作粗糙的人工智能生成的历史事件视频时会失去兴趣,这可能导致通过潜意识信息无意中吸收不准确的信息。

结论:找到正确的平衡

对于营销人员和内容创作者来说,关键的一点显而易见:人工智能应该被用来补充原创作品,而不是取代它成为主要的内容创作工具。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消费者对这项创新技术的兴趣可能会进一步消退。

来源和图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