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热潮”兴起,中国机器人与工人比例超越德国,并有望超越韩国

“机器人热潮”兴起,中国机器人与工人比例超越德国,并有望超越韩国

在机器人自动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意义非凡的转型,并已成为机器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这波自动化浪潮正值中国寻求通过大力投资技术来精简制造流程之际。

中国的机器人革命:效率提升与就业问题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首选的制造业中心,这主要得益于其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然而,随着全球格局转向自动化,中国正在调整自身以保持劳动力价格的竞争力。《金融时报》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的机器人与工人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包括德国在内的几个主要经济体,并且有望很快赶上韩国。这一飞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举措,包括慷慨的税收优惠和旨在促进自动化的大量资金投入。

报告显示,中国制造商每年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高达28万台,其中超过一半由国内制造商生产。中国工业领域对机器人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兴趣,标志着企业向本地采购的转变,因为本土企业通常能够提供比国际同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主持人在舞台上展示未来机器人。
NVIDIA 首席执行官与人形机器人 |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此外,人们对机器人技术的热情已不仅限于工业应用,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像宇树这样的公司吸引了大量投资,致力于提供价格合理且创新的机器人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在“中国制造”战略下的雄心壮志。这种制造业卓越成就与技术进步的结合,正在加速机器人融入全国各地劳动密集型产业。

然而,自动化的兴起也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政府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十年,各行各业的就业人数下降了约26.5%,而自动化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正如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所指出的,“物理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着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然而,它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类工人可能被取代的担忧,尤其是在依赖体力劳动的行业。

随着中国继续通过机器人技术提高效率,技术进步与就业稳定之间的平衡仍然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关键对话。

来源和图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