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LUDA 再次成为焦点,其创新的“代码移植”库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发团队似乎已经恢复活力,准备继续前进。
ZLUDA 有望打破 NVIDIA CUDA 与其他 GPU 制造商之间的排他性壁垒
对于不熟悉 ZLUDA 的人来说,这个库最初在去年获得了关注,它专为促进英特尔 GPU 在 NVIDIA 软件生态系统中的运行而打造。令人兴奋的是,AMD 后来主动改进了该项目,与众多开发者合作,使 NVIDIA 的 CUDA 能够在其他 AI 硬件上访问。这一进展被视为开源社区的一项突破性胜利。
尽管最初进展顺利,但 AMD 最终因法律方面的担忧而叫停了该项目。然而,ZLUDA 已强势回归。Phoronix最近的一份报告强调,ZLUDA 团队正在开发一种“多供应商”解决方案,旨在帮助用户将 NVIDIA 的 CUDA 代码移植到不同制造商的 GPU 上运行。值得注意的是,该团队已扩展至两名专职开发人员,这显著加快了项目的开发和部署进度,并为 CUDA 成为更通用的平台铺平了道路。

除了协作开发之外,ZLUDA 还对其技术堆栈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增强了跨不同 GPU 的位精度执行,并在 NVIDIA PhysX 支持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将 ZLUDA 转化为一个完全可操作的工具需要时间,具体的发布日期尚未确定。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该项目的前景仍然乐观,科技界也渴望看到它的进展。
如果 ZLUDA 计划取得成功,它将打破目前 AI 软件生态系统中存在的排他性壁垒,使不同的架构能够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卓越的成果。目前,许多用户认为 NVIDIA 的 CUDA 有点“难以接近”,而随着 AMD 将重心转向 ROCm 堆栈,ZLUDA 有望成为连接这两个竞争平台的关键纽带,前提是它能够取得成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