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华尔街分析师们正在分享他们对苹果业务前景的见解,涉及的话题包括新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的需求,以及 Meta 最近推出的 AI 智能眼镜对苹果硬件生态系统的影响。
Oppenheimer Insights:雷朋显示智能眼镜需要进一步开发
奥本海默分析师马丁·杨 (Martin Yang) 最近在纽约的一次演示中体验了 Meta 的雷朋 Display AI 智能眼镜。他的评估显示,虽然该设备在消费级可穿戴设备领域有所创新,但它也面临着一些重大挑战,例如眼疲劳引起的不适以及视觉清晰度问题。
杨致远坚称,将雷朋眼镜归类为与Apple Watch相媲美的日常可穿戴设备,甚至将其视为智能手机的有力竞争对手,都为时过早。他表示有信心“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苹果的硬件生态系统将能够抵御这些新型AI智能眼镜的冲击”,从而为苹果提供充足的时间来完善其即将推出的智能眼镜产品。
对于那些不熟悉这款眼镜的人来说,雷朋显示器配备了足够大的显示屏,可以阅读文本、观看短视频、导航和体验实时翻译。这款眼镜采用了嵌入 Meta Neural Band 的独特控制界面,该界面应用肌电图 (EMG) 技术来解读大脑和手之间的信号,从而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势进行应用程序导航。
此外,最近的报道表明,苹果已决定暂停其 Vision Pro 耳机高端版本的开发(该版本预计将于 2027 年以代号 N100 推出),转而于 2026 年推出人工智能智能眼镜。这些新眼镜预计将配备集成摄像头、麦克风和扬声器,从而可以通过升级版 Siri 增强交互。
备受期待的苹果智能眼镜将提供一些值得关注的功能,例如免提通知、实时AI支持和AI翻译。不过,预计它不会配备增强现实显示屏。
瑞银证据实验室:iPhone 17 上市后需求下降
另一方面,瑞银证据实验室正在监测全球30个市场的iPhone 17供应情况。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iPhone 17的总体需求已经超过了最初的发布峰值”。
瑞银观察到,市场对标准版 iPhone 17 机型的热情已经消退,而“各大地区对‘Air’型号的等待时间表明,对其更纤薄的设计和不太先进的规格的需求正在下降。”
同样,iPhone 17 Pro 机型的等待时间也在减少,在中国的等待时间明显减少,已降至 13 天,低于去年的 14 天和一周前的 20 天。
此外,摩根士丹利预测,在最乐观的情况下,苹果2026年的iPhone出货量可能达到约2.7亿部。这一增长得益于苹果计划明年发布的六款新iPhone机型,包括iPhone 17e、iPhone 18(基础版、Air、Pro和Pro Max版),以及可折叠iPhone的推出,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