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 1999 年推出以来,《托尼·霍克职业滑板》(THPS)一直是滑板电子游戏领域的驱动力,塑造了滑板游戏类型,并启发了众多试图复制其成功的游戏。虽然有些游戏,例如《辛普森一家滑板》未能引起玩家的共鸣,但其他一些游戏却开辟出了自己的市场,反映了 THPS 的广泛影响力。
尽管各家开发商都尝试打造同类型的游戏,但很少有人能达到动视和 Neversoft 的高度。这些衍生作品大多未能俘获忠实玩家,导致续作数量有限。为了脱颖而出,许多创作者引入了独特的元素,例如通过多样化的设定、熟悉的角色,甚至将游戏机制改编成其他运动项目。
探索 THPS 的影响
本文重点介绍十款受开创性游戏《托尼·霍克:终极版》(THPS)启发的著名游戏,每一款都展现了托尼·霍克在游戏界的传奇。一款游戏要想被视为《托尼·霍克:终极版》的克隆版,必须在原作于1999年首次亮相后发行,并沿用原作的玩法风格和机制。
10. AirBlade
《鸟人》的未来主义演绎

AirBlade由 Criterion Games 开发,于 2001 年首次亮相,当时该工作室凭借Burnout系列声名鹊起。然而,在推出赛车游戏之前,Criterion 曾尝试过Trickstyle和AirBlade等悬浮滑板游戏。后者通过融合基于任务的玩法和特技表演,体现了更真实的 THPS 体验。
与传统滑板不同,悬浮滑板开辟了新的游戏方式,允许玩家进行更大幅度的跳跃和加速。虽然缺乏独特的悬浮滑板技能是一个错失的机会,但《AirBlade》仍然引入了一段关于少年英雄对抗企业贪婪的故事,以略显老套却引人入胜的叙事风格脱颖而出。尽管拥有众多狂热粉丝,但这款游戏在商业上却举步维艰,这使得 Criterion 的注意力转向了其他成功的系列游戏。
9.街头滑板2
更线性的体验

初代《街头滑板8人》(Street Sk8er)未能达到预期,但其续作《街头滑板2》(Street Sk8er 2)于2000年发行,较前作有了显著提升。这款游戏融合了《街头滑板8人》的元素,提供了更具线性的关卡设计,将赛车元素与技巧玩法相结合。玩家在与时间赛跑的同时,施展技巧来得分,这使其成为传统《街头滑板8人》玩法的一种娱乐性替代方案。
虽然赛车机制的整合可能时好时坏,但《街头滑板2》在THPS的初期仍保持着竞争优势。虽然该系列最终失败了,但它为后来融入THPS系列游戏的元素奠定了基础,而EA则在2006年凭借《滑板》重启了其在滑板游戏领域的存在。
8.磨练会
第一个真正的 Tony Hawk 克隆人

《Grind Session》于 2000 年发行,代表了 Shaba Games 进军滑板运动的尝试,并最终将其与官方的 Tony Hawk 系列联系起来。这款游戏严格遵循了 THPS 的模式,以现实世界的职业滑板选手为主角,并注重高分和任务完成度。尽管《Grind Session》被视为原版 THPS 的强劲竞争对手,但它仍然赢得了一批粉丝,许多人声称它的体验堪比 THPS。
虽然它在商业上的成功无法与 THPS 相提并论,但它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成为工作室试图复制滑板视频游戏突破的早期例子。
7.后院滑板
孩子们也会磨牙

发布日期 | 2004年10月4日 |
开发人员 | 巨大的娱乐 |
类型 | 滑板 |
平台 | 个人电脑、Game Boy Advance |
《后院滑板》(Backyard Skateboarding)于 2004 年推出,标志着 Humongous Entertainment 旗下《后院运动》系列的转型。这款游戏采用 3D 画面和单人模式,旨在通过一种类似于《后院运动》风格的简化滑板方式来吸引年轻玩家,尽管角色数量有所限制。
这款游戏最终未能吸引滑板爱好者和原版《后院》系列的粉丝。尽管如此,玩过它的玩家还是从它的玩法中找到了乐趣,使其成为系列中一颗鲜为人知的珍宝。
6.加油!超级研磨
滑冰变得疯狂

2003年,Atlus与知名工作室Spumco联手打造的《Go! Go! Hypergrind》将滑板和动画喜剧的元素完美融合。虽然游戏的商业表现平平,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幽默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积累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游戏背景设定在一个奇思妙想的卡通世界,CGI 动画威胁着传统的 2D 动画。游戏的目标是找出最优秀的动物滑板高手,同时融入了滑稽的动作和色彩缤纷的角色。虽然传统滑板爱好者可能会觉得这种荒诞的设定违反直觉,但喜欢古怪幽默的玩家一定会欣赏它的独特之处。可惜的是,这款游戏没有续作,游戏背后的合作也只是昙花一现。
5. Evolution滑板
Solid Snake 的职业滑板手

发布日期 | 2002年10月9日 |
开发人员 | 科乐美 |
类型 | 滑板 |
平台 | PlayStation 2、GameCube、Game Boy Advance |
2002年, 《Evolution Skateboarding》发布时,它曾因被视为THPS的衍生作品而饱受批评,缺乏任何重大创新。美国玩家大多忽略了它,更喜欢像《托尼·霍克职业滑板4》(Tony Hawk’s Pro Skater 4)这样的游戏。然而,在日本,它却获得了关注,吸引了那些不太了解THPS的玩家。
Konami 引入了包括 Solid Snake 和 Simon Belmont 在内的多个备受喜爱的角色,并融入了 Boss 战等独特的游戏机制,从而在与直接竞争对手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尽管笨拙的物理系统和复杂的操控机制影响了玩家体验,但这款游戏的创新尝试使其成为一款值得关注的作品。
4.肖恩·怀特滑板
告别雪景

发布日期 | 2010年10月24日 |
开发人员 | 育碧蒙特利尔 |
类型 | 滑板 |
平台 | PlayStation 3、Xbox 360、Wii、PC |
育碧将单板滑雪明星肖恩·怀特带入滑板世界,推出了《肖恩·怀特滑板》。这款游戏融合了单板滑雪和滑板的玩法,并拥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玩家将与一个冷酷无情、洗脑的组织展开斗争。然而,它的发布恰逢叛逆滑板类型的低迷时期。
尽管总体评价积极,但该游戏却难以找到受众,并且没有进行任何进一步的迭代,从而限制了肖恩的电子游戏生涯。
3.积极内联
新运动,相同风格

发布日期 | 2002年5月28日 |
开发人员 | Z轴 |
类型 | 直排轮滑 |
平台 | PlayStation 2、GameCube、Xbox、PC |
《Aggressive Inline》的特色在于将 THPS 的游戏模式应用于直排轮滑。这款由 Z-Axis 开发的游戏借鉴了成功的滑板系列的诸多元素,尽管直排轮滑缺乏同样的文化共鸣。
许多玩家对游戏的创新设计表示赞赏,例如引入了“能量计量器”来计时,以及类似RPG的升级系统,这些都为游戏增添了新的复杂性。然而,尽管《Aggressive Inline》广受好评,但它的商业运营却举步维艰,最终导致Z-Axis放弃了极限运动游戏。
2.迪士尼极限滑板冒险
卡通偶像登上坡道

由 Toys for Bob 制作、Activision 旗下发行的《迪士尼极限滑板冒险》巧妙地沿用了 THPS 引擎。这款游戏于 2003 年发行,采用了 THPS4 引擎,同时融合了《玩具总动员》和《狮子王》等深受喜爱的迪士尼系列游戏。
虽然为了迎合年轻玩家,游戏的操作方式有所简化,但这款游戏成功俘获了玩家的心,赢得了不少好评,只是未能推出续作。它成功地将滑板运动引入了新一代,同时保留了THPS标志性的一些引人入胜的元素。
1.戴夫·米拉自由式BMX 2
托尼·霍克,但骑着自行车

21 世纪初, Dave Mirra 的《自由式 BMX 2》一跃成为滑板游戏的有力竞争者,其 BMX 骑行体验与《THPS》类似。游戏玩法依旧引人入胜,关卡设计精良,技巧系统奖励丰富,流畅地延续了滑板体验。
这款游戏拥有大量可解锁内容,包括幽默的隐藏角色和强大的公园编辑器。然而,与《托尼·霍克职业滑板3》等同时代的游戏相比,其视觉保真度有所下降,这掩盖了它的一些优点。
最终,BMX运动未能像滑板那样持续受到人们的追捧,在BMX XXX惨淡收场之后,整个BMX运动的声望也随之消退。尽管考虑到戴夫·米拉(Dave Mirra)于2016年不幸离世,BMX复兴的可能性似乎渺茫,但BMX的传奇依然是许多人美好的回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