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iPhone制造几乎不可能:对生产所需2700个零部件的分析

为什么美国iPhone制造几乎不可能:对生产所需2700个零部件的分析

苹果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将其生产线从中国迁至印度。这一战略举措涉及其供应链内部的巧妙运作,以避免当地政府扣押重要设备。尽管苹果公司已将生产线迁往印度,但有一个选项尚未考虑:将制造业务迁回美国。这一决定并非出于缺乏兴趣,而是被认为不可行,因为在当地组装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产品价格上涨。

iPhone制造的复杂性

最近的一项分析凸显了这一努力所面临的复杂挑战。每部 iPhone 由大约 2700 个独立部件组成,将生产转移到美国的任务极其艰巨。这项行动的规模之大令人望而生畏,尤其是考虑到全球有超过 700 家生产设施负责供应这些部件。

尽管包括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内的政界人士都声称美国有能力启动本土iPhone制造,但现实却并非如此。9to5Mac援引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揭示了制造物流极其复杂的过程:即使在拆卸设备时,多达2700个零件也难以识别。

建立美国供应链的挑战

在美国建立一条功能齐全的iPhone生产供应链将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预计需要超过700个不同的生产基地,而其中只有约30个供应商位于中国境外,这使得物流变得日益复杂。此外,中国供应商的地理位置相近,有利于更顺畅的协调,这与美国分散的布局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美国建立类似的生产设施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这反映了中国为打造其强大的制造业生态系统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政治考量

从政治角度来看,将组装转移到美国似乎不切实际。启动和完成如此大规模的过渡所需的时间将超过总统任期,从而使苹果在当地参与制造的任何潜在计划变得复杂。

对于那些对全球制造业的演变叙述感兴趣的人,可以在《金融时报》发表的原始报告中找到进一步的见解。

来源和图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