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从 Windows 转到 Linux 并且永远不会后悔

为什么我从 Windows 转到 Linux 并且永远不会后悔

Windows 长期以来一直是主流操作系统,能够满足各种用户需求。然而,对于那些勇于探索替代方案的人来说,Linux 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作为一个从 Windows 过渡到 Linux 的人,我可以自信地说,我的决定是最终的。

1 Windows 存在持续性错误

Windows 最大的缺点在于它频繁且难以预测的 bug。我亲身经历过一次臭名昭著的“死机绿屏”,每次我尝试通过蓝牙将 Xbox 控制器连接到电脑时都会出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最新的稳定更新中毫无预警地出现了。

Windows 中的错误屏幕
officeku / Lea Rae /Shutterstock

我并非唯一一个遇到这种问题的人。网上社区里充斥着各种讨论,抱怨这些不期而至的问题。虽然微软最终会解决这些问题,但他们的响应时间往往很漫长,因为该公司优先考虑新功能和视觉增强,而不是修复现有问题。

虽然美观度的提升固然有益,但不应以牺牲用户满意度为代价。归根结底,如果基本功能受损,再美观的操作系统也毫无意义。尽管 Windows 于 2021 年问世,但到了 2025 年,它仍然显得不完整。微软循序渐进的改进策略根本不适合像我这样的用户,他们无法承受因忽视功能问题而导致的持续技术困境。

2 Windows 更新:一把双刃剑

Windows 的更新系统难以预测。更新可能会带来令人兴奋的新功能,但也很容易破坏基本功能。通常情况下,在微软提供的 10 天回滚期内,用户并不会察觉到任何重大变化。

此外,更新最终会被强制执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例如影响数百万台 PC 的 Windows 11 24H2 更新。微软逐步淘汰这款被许多人认为最可靠的操作系统时,Windows 10 用户也陷入了困境。

Windows 更新设置
威利·卢明唐/ Shutterstock

此外,更新时间的控制有限,Windows 偶尔会在更新后强制自动重启,在重要的工作时间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虽然有一些设置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但我仍然发现自己大约每两周就会被意外更新所困扰——这真是令人讨厌的麻烦,尤其是在 Windows 应该尊重用户自定义更新计划的情况下。

相比之下,Linux 提供了更加分段的更新架构,允许选择性地更新单个软件包或整个操作系统,重点关注稳定性,通常可以避免强制重启。

3 Windows 中无处不在的 AI:过度杀伤

微软雄心勃勃的人工智能计划或许有其优点,但也常常让人觉得有些过度。现在,即使是像记事本这样的基础应用程序也包含人工智能功能。可惜的是,许多功能都被锁定在 Microsoft 365 订阅之后,普通用户无法使用。

具有 AI 功能的记事本
亚杜拉·阿比迪(Yadullah Abidi)/MakeUseOf

AI 融入操作系统会导致系统臃肿,迫使用户浏览他们可能永远不会使用的功能,同时还要应对跨应用程序强制登录微软账户所带来的隐私问题。这引发了严重的担忧,尤其是像 Recall 这样的 AI 功能,它会捕获屏幕截图和用户数据——这些行为与注重隐私的用户的期望格格不入。

Windows 的4 个 过高的硬件要求

如果您使用的不是现代硬件,Windows 11 的体验可能会令人不满意。该操作系统对资源的需求很高,限制了游戏或运行高负载程序的系统性能。这种情况常常会误导用户,让他们误以为自己的电脑性能不佳,从而促使用户进行不必要的升级。

Windows 11 对 TPM 2.0 的要求虽然对安全性至关重要,但却可能淘汰大量原本性能强大的 PC。这项限制不必要地限制了那些希望继续使用现有设备的用户。

Windows 加载屏幕
19 STUDIO/ Shutterstock

即使你设法在旧硬件上安装 Windows 11,运行程序时也可能会遇到明显的性能滞后。从 Windows 10 升级到 11 对我来说,速度明显变慢,尤其是在使用 Premiere Pro 和 Photoshop 等资源密集型应用程序时。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用户可以探索一些精简工具,以获得更精简的 Windows 体验。然而,这需要下载并进行外部调整,对于那些不了解 Windows 11 要求和限制、技术水平较低的用户来说,这可能会让他们不知所措。

5 个 持续存在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尽管 Windows 11 声称增强了隐私保护,但该操作系统仍然需要用户浏览复杂的安全设置。虽然 Windows 安全功能已得到改进,可以减少对第三方防病毒解决方案的需求,但默认的隐私设置通常会使用户体验变得复杂。

虽然用户允许 Windows 收集数据可能会享受到一定的便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意味着个人使用情况统计信息会定期发送回微软,有时甚至会发送给第三方。用户应考虑在安装后立即调整隐私设置,以便更好地控制。

人工智能功能的快速整合加剧了这些隐私挑战。核心运营组件正在获取用于追踪用户行为的人工智能功能,从而扩大了微软收集的数据量。尽管用户可以语音设置偏好,但他们无意中为微软运营的日益壮大的数据生态系统做出了贡献。

Windows 隐私设置菜单

最终,用户常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微软泄露大量个人数据——涵盖从位置信息到已安装应用程序和使用模式的方方面面。对于使用 Edge 浏览器的用户来说,他们的活动也会受到监控。

相反,Linux 因其对用户隐私的承诺而脱颖而出,它只在用户选择特定功能时进行跟踪,而不是强加损害隐私的默认设置。

尽管从 Windows 切换到 Linux 可能会带来挑战,特别是对于不熟悉更改操作系统或使用虚拟机的用户来说,但其好处绝对大于最初的障碍。

来源和图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