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光刻机达到 ASML 高数值孔径 EUV 精度,但仅限于研究用途,无法量产

中国新型光刻机达到 ASML 高数值孔径 EUV 精度,但仅限于研究用途,无法量产

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进步正受到关注,尤其是在中国开发出第一台用于商业用途的电子束光刻设备之后。

中国首创的电子束光刻机:在局限性中向前迈进

在光刻技术领域,中国历来落后于西方,主要原因是无法获得阿斯麦(ASML)的先进设备,这是生产高端半导体芯片的关键障碍。尽管如此,一些中国公司仍在积极努力将极紫外(EUV)技术引入市场。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显著的成就,他们成功设计出一台利用电子束雕刻半导体晶圆的光刻机(通过SCMP)。

这台名为“曦之”的新设备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尽管它目前的性能尚无法与ASML的高数值孔径EUV系统相媲美。电子束光刻(EBL)设备目前受美国出口法规的管制,因此这项成就对中国国内芯片产业至关重要。虽然该设备可以达到0.6纳米的精度,与ASML的先进技术相当,但其吞吐量是一个主要缺陷。EBL采用逐点写入方法,这意味着生产单个晶圆可能需要数小时,这严重限制了其量产效率。

三星将于下季度收购首台高数值孔径 EUV 光刻机,预计 2025 年底实现商业化应用 1
图片来源:ASML

中国的大部分标准芯片生产仍然依赖于深紫外 (DUV) 设备。EBL 设备的引入有望缩小中国企业与西方同行之间的研发差距,从而打造出先进的芯片原型。然而,这种方法能否持续进行大规模生产仍值得怀疑。

尽管中国在半导体技术方面落后美国多年,但其进步显而易见,差距正在逐渐缩小。EBL 对中国在全球芯片市场崛起雄心的未来影响,值得关注。

来源和图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