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BIOS的推出标志着固件架构的重大进步,代表着向异构系统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迈进。
GCC 推出 UBIOS:固件独立的新时代
中国在减少对外国技术依赖的使命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最终推出了全新的固件框架。全球计算联盟 (GCC) 最近发布了“统一基本输入输出系统”(UBIOS) 及其标准识别码T/GCC 3007-2025。该计划旨在促进软硬件协同设计,并支持分布式架构。

从历史上看,中国与全球大部分市场一样,严重依赖 UEFI(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EFI 的根源在于英特尔和微软主导开发的传统 BIOS。随着 UBIOS 的推出,中国迎来了一个关键时刻,建立了首个完全标准化且可扩展的国产固件,显著降低了对 UEFI 的依赖。
UBIOS 的开发由 GCC 的一个委员会牵头,该委员会由 13 家中国知名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组成,其中包括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这项协同努力值得关注,尤其是考虑到 UEFI 在过去二十年中在 x86 平台中的主导地位,其影响力已扩展到 ARM 服务器、PC 和 RISC-V 架构。尽管 UEFI 被广泛采用,但它也因代码臃肿和效率低下等问题而受到批评,导致异构计算环境的体验不佳。

UEFI 的底层结构严重依赖于英特尔和微软的框架。其设备发现和操作系统加载过程与 x86 架构和 ACPI(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表紧密相关。尽管曾尝试整合 ARM、RISC-V 以及中国的 LoongArch 架构,但这些调整都有些繁琐。相比之下,UBIOS 经过精心设计,增强了对原生异构计算的支持,简化了硬件管理,并为未来的芯片创新提供了全面的可扩展性。
最终,UBIOS 的推出标志着中国朝着实现计算基础设施完全自主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自主研发的固件解决方案不仅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国对外国标准的依赖,还将消除阻碍其技术自主权的重大瓶颈。
更多详情请参阅“我的司机”上的原始公告。
发表回复